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替考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专家:需打破一考定终身

替考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专家:需打破一考定终身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5-06-12 14:48:43

  从数据来看,有关此次替考事件的舆情热度极高。截至6月10日,相关网络新闻15026篇,平面媒体报道1341篇,博客123篇,论坛帖文1618篇,微博5361条(不含二次转发及跟帖),微信文章1003篇。

  1 舆情概述

  近年来,每逢高考季,涉及考试作弊和违规操作的话题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从2008年甘肃天水作弊案到2014年河南高考替考案,2015年高考第一天,一起跨越湖北和江西两省的替考事件再度引起舆论轩然大波。

  此前媒体曾报道多名河北官员将孩子送往内蒙古参加高考以及艺考背后隐藏的徇私舞弊、暗通款曲、投机钻营的黑幕。无论是公然违反考场纪律还是考前违规操作,种种乱象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拷问着社会公平的底线。

  高考作弊事件屡禁不止,暴露出惩处措施的乏力,客观上纵容了犯罪分子更加有恃无恐。遏制高考作弊乱象需依靠法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让替考者、替考组织者以及被替考者付出沉重代价,还高考一个清净的环境,才能守住社会公平的底线。

  2 舆情传播概况

  6月7日,《南方都市报》在其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时发布《重磅!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此刻正在南昌参加高考》。该报道迅速“引爆”了舆论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广泛传播,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官微的关注与转发。

  6月8日,随着事件细节进一步曝光,舆情热度大幅攀升。主流媒体发布了多篇评论文章,《人民日报》《斩断“替考”的利益链》一文,指出要深挖替考事件背后的利益链条,捍卫高考公平。《光明日报》刊发《替考再现,防范端口须前移》评论文章。

  6月9日,随着替考组织者被抓获,舆论关注度趋于平稳并维持在高位。针对如何遏制高考替考等作弊现象,媒体展开热烈讨论,提出替考入刑等观点。

  3 作弊现象缘何“春风吹又生”?

  围绕高考产生的违规操作问题屡禁不止,媒体总结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现有处罚措施不到位,违规成本过低;其次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令公众对成绩的崇拜有增无减。

  现有处罚措施不到位难以起到震慑作用。《检察日报》指出,江西替考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水面下未被发现的黑色替考产业链令人担忧。面对黑色替考产业链,现有的处罚措施却并不给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余雅风称,时至今日,我国仍没有出台专门规范考试行为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规对行政管理人员、考务工作人员、监考人员以及考生的处理大都为短期的行政处分,处罚力度普遍偏低,难以对作弊者起到震慑作用。

  “一考定终身”导致成绩崇拜有增无减。光明网评论称,虽说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但是,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面前,高考的重要性不容小视。高考成绩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身上一道难以摆脱的紧箍。高考成绩还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硬指标。

  4 标本兼治 整顿作弊乱象

  对于如何遏制替考等高考作弊现象,媒体提出五点建议:首先要加大处罚力度,教育界人士、法律界人士均认为“替考入刑”迫在眉睫;其次是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监管不能缺失;三是严查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参与作弊问题;四是遏制网络售卖作弊工具、提供作弊信息等行为;五是加快高考改革步伐,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斩断替考利益链,捍卫高考公平。《人民日报》在《斩断“替考”的利益链》一文中指出,正是当地存在高考组织、监管等方面的漏洞,在分数、金钱等诱惑之下,一条隐于高考洪流之下的利益链才有了生存土壤。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表示,打击替考,惩防并举。除了击破各个利益环节,更须清理替考滋生的温床,最大程度捍卫高考尊严。

  “替考入刑”需加快步伐。《检察日报》文章称,近年来呼唤“替考入刑”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曾有检察官提出应增设“非法组织替考罪”。今年再次出现的替考事件又一次印证了入刑的必要性,重典治乱,正当其时。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华生认为,将替考组织者上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进行打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关监管部门应主动作为。中国经济网文章指出,严查高考替考,与打虎拍蝇一样事关国计民生。因而,监管不能“睁眼瞎”,不能老得靠“记者报案”再来查处,而是必须主动作为。

  《新京报》在《江西替考事件背后有关制度形同摆设》一文中强调,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介入,通过分析归纳高考替考发生的原因,对于各地防范高考替考的制度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建立明确的责任制。

  多措并举遏制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参与作弊。《中国青年报》就如何防止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参与作弊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疏漏,通过建立、完善制约机制、监督机制加以修补;二是对于所有国家考试的作弊,应一律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三是要加大对考务(组考、监考、巡考)人员涉及作弊的处罚力度。

  对网络售卖作弊工具、为作弊支招的现象须“零容忍”。新华网报道称,通过网络检索发现,不少网站都在公开叫卖类似无线电耳机、针孔摄像头、指纹套等“作弊神器”。

  专家建议,加强社会诚信氛围营造,对于网络公开叫卖作弊工具、“贴吧”公然为学生作弊支招的现象应该“零容忍”,接到举报及时清理整顿。

  高考制度改到深处是公平。光明网题为《从河南到江西,替考何时休?》的文章认为,教育部除了严查替考事件,增强试卷保密措施与监考技术手段,加强考点监管,保证高考诚信度以外,更要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并通过多种手段淡化高考情结,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改革教育政绩评价体系,改变学校、教育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教育观、政绩观。

  5 网民观点解析

  高达65%的网民对替考等作弊行为表示愤慨,认为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过半数的网民怀疑教育系统内部存在“内鬼”,呼吁相关部门深挖严查;五成的网民表示,严惩替考者的同时,还要处罚始作俑者——被替考者;近五成网民强调“替考入刑”是大势所趋;三成网民认为教育、公安等部门应主动作为,不能依赖媒体曝光;还有部分网民建议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改变人才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的现状。

  舆情点评及建议

  (一)源头布防、依法治考、事后严惩三管齐下

  作弊现象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的特点,这一严峻形势提醒我们,源头布控、依法治考、事后严惩缺一不可。只有及时检视漏洞、修补短板,不断用动态举措完善制度,才能让违法者难以得逞。

  高考作弊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惩处力度不够,不足以打消人们的侥幸心理。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替考行为的法律法规,难以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替考者、替考组织者以及被替考者的打击力度成为舆论的一致呼声。期待“替考入刑”尽快付诸实践,还高考一个干净的环境。

  (二)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打破“一考定终身”

  由于目前各地采取单独命题的形式,导致高考试题难度不一。再加上不同省份招生政策各异,录取率也有较大出入。类似政策困境如果得不到解决,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和家长在政策漏洞上动歪脑筋的冲动,高考移民、替考等行为便很难从根本上杜绝。

  另外,还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模式,建立更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机制,设置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唯有如此,才能破除全社会对分数和学历的畸形崇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三)改变高校“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无形中也助长了考生和家长的侥幸心理。按照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考生顺利通过高考之后几乎一劳永逸,无论在学校期间表现如何,一张文凭便稳拿到手。正是这种“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大大降低了违法成本,使一些违规者为了大好前程甘愿铤而走险。

  因此,舆论期待高校能在大学教育环节尽快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使“走捷径者”即便侥幸入学,也会在大学后期的素质考察中“现出原形”,彻底断了考生走歪门邪道的念想。(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柴萌)

本站所刊载信息及文章,不代表我站观点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址:www.newshnw.com 湖南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文章,并不带表本站观点!如果触犯了您的版权和利益,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我们查证后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